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No.06 內政部教唆。公視記錄片造假

壹週刊 333 

內政部營建署公開招標,由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製作的紀錄片《珊瑚的城堡東沙環礁》公然造假。


有學者專家向本刊踢爆,這部片長40分鐘,主要介紹東沙環礁的DVD,內容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剪輯自墾丁、綠島或澎湖,甚至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國家所屬海域的畫面,試圖魚目混珠,而且裡頭許多生態物種,按調查紀錄都不存在於東沙。


更扯的是,內政部高層及公共電視主管事先知情,還讓這片DVD在包括台大、政大等19個大專院校書局在內的62個通路販賣。


有學者向本刊揭露,四十分鐘的DVD內容,真正剪輯自實地在東沙拍攝的畫面只有十分鐘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陸地上的生態畫面,至於海底的鏡頭,真正拍攝自東沙的是寥寥可數。


魚類物種亂剪輯

影帶旁白的配音員字正腔圓地說道,「在東沙城堡內生命繽紛繁盛,彷彿海底樂園鯨豚是常客」但事實上,畫面搭配鯨豚、鯊魚甚至綠蠵悠游,帶形櫛水母及被稱為魚醫生的胸斑裂唇魚成群處理大魚口中寄生蟲的畫面,竟都取自馬來西亞海域,這也是影帶內被使用最頻繁的海域。

荒謬的是,裡頭出現的箭金梭魚,只有在澳洲和紐西蘭的魚庫中才有被紀錄,星斑叉鼻魨和刺蓋擬花鱸在東沙資料庫也完全沒有紀錄;而蒂爾烏尾在東沙資料庫亦沒有紀錄,但牠和日本擬刺尾鯛跳舞的畫面都被大膽的剪進去,這些魚的畫面,在馬來西亞推銷該國觀光旅遊的電視廣告帶裡經常可看到,除此之外,剩下的許多鏡頭都是取自菲律賓海域、台灣墾丁、花蓮、澎湖和東吉島等。

根據本刊調查,這部「珊瑚的城堡東沙環礁」DVD是內政部營建署主導,由行政院新聞局主管的公廣集團公視文化基金會製作,但耗費二百九十六萬元製作的政府出版品竟大膽魚目混珠,引用他人拍攝的畫面時,也未註明畫面來源,公然造假。

且這部影片還是經專家學者審查後的成果,其中包括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戴昌鳳教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前助理研究員陳正平及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蔡念中教授,另外營建署國家公園組主任吳祥堅,也就是現任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及三位國家公園組相關主管蕭清芬、曾偉宏和盧淑妃也都有參與審查。

被打回票假代真

熟知內情的學者向本刊表示,去年八月底,公視標到東沙紀錄片的拍攝案後,一直到今年四月才出海實地拍攝,二個禮拜的拍攝時間裡只有一天真正到東沙外環礁取景,所謂的生態紀錄片,海底拍攝時間前後竟只用了二個小時,拍了約五十分鐘的畫面。

由於天候因素,風強浪高,在拍攝危險性太高的情況下,得到的鏡頭並不豐富,魚群不多,大多是一些珊瑚的畫面,回來完成剪輯後,內政部營建署高層看了相當不滿意,要求把死珊瑚等醜的鏡頭換掉重新剪輯。

但為了趕在今年六月正式出版,及十月四日海洋國家公園揭幕儀式時,要在內政部長李逸洋及高雄市長陳菊等長官面前播出,再加上受限於交通、天候等因素,公視沒有再回到東沙取景,竟動腦筋移花接木,把過去委外拍攝自南中國海和台灣周圍海域的畫面全都拿出來,剪輯好看的畫面取代了真實拍攝自東沙的鏡頭。

審查不過強鋪貨

公視修過帶子後,大膽的將它拿到正式的審查會議上播放,帶子播出前還刻意隱瞞沒有事先告知審查委員,有三分之二以上鏡頭是取自於非東沙海域,一直到被熟悉海洋生態的相關學者發現,影帶多數畫面根本就不是東沙的生態畫面,當場戳破,並要求公視更改。公視承諾捕拍,但事後卻仍拍出造假的DVD

一直到今年六月,內政部和公視完全不理會學者專家的警告,影帶正式出版DVD鋪到通路,所謂東沙的紀錄片,根本就是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台灣花蓮、墾丁、澎湖海域的生態紀錄大雜燴。

本刊調查發現,這部造假的DVD被歸類為自然動物生態類,在全國有六十二個銷售通路,其中不乏誠品、敦煌和三民等知名書局,連全球通行的博客來網路書店也可以下單訂購,不僅如此,連台灣大學法商學院圖書文具部、政治大學、中央、中興、中正、成功、東海、輔仁、中原、實踐、逢甲、靜宜、屏東科技大學等十九個大專院校內的書局都有在賣,完全沒有考量到這個紀錄片可能錯誤引導了廣大的莘莘學子。

專家指證造假多

本刊還找到熟悉海洋生態的專家指著電視螢幕一秒一秒的解說,「星斑叉鼻魨和蒂爾烏尾在東沙生態庫沒有紀錄,刺蓋擬花鱸只有位於西太平洋的台灣綠島有紀錄,根本不屬於南中國海。」

畫面裡出現最多次的隆頭鸚歌魚和綠蠵產卵、游泳或被網子綁住死亡的畫面,根據一九七五年到最近二○○二年生物學者到過東沙的幾次調查紀錄都顯示沒有發現過這些物種的蹤跡,而隆頭鸚歌魚更是珊瑚礁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魚類,牠們最愛啃珊瑚,但東沙內環礁珊瑚因為一九九八年海水溫度升高造成珊瑚大量白化死亡,已經不再見到隆頭鸚歌魚,現在台灣海域只有在綠島、蘭嶼和墾丁可見零星的一、二隻,像影帶當中成群的畫面,實在是太誇張。

影帶播到十六分四十秒的畫面時,專家看了搖搖頭說,這一看就知道是馬來西亞的領土彈丸礁,因為南中國海附近海域現在只有那裡才可以看到成群聚集的鳳頭燕鷗,而珊瑚產卵和珊瑚礁上長滿松藻的畫面都是拍攝自墾丁海底,因為當地海域因為受到營養鹽增加而長了許多松藻,連有些珊瑚白化的鏡頭也一看就知道是一九九八年大白化時在核三廠出海口所拍的,把影帶倒回到播出後九分五十三秒所出現船隻航行在海上的畫面,一看就知道是澎湖水試所的船,這被用在東沙的介紹影帶裡頭,未免太扯了點。

公廣集團壞表率

專家認為,生態紀錄片必須真實呈現現況,儘量讓生態去說話,減少人為的解釋,過去澳洲ABC電視台在拍攝大堡礁紀錄片時,曾經為了一個蕈珊瑚排放精子的鏡頭,光是重拍就是三年,所以「忠實呈現」才是生態紀錄片應該有的精神。

行政院新聞局主管的公廣集團,在內政部相關高層已知的情況下,還發生不顧專業粗糙處理東沙紀錄片的行為,已成為媒體最壞表率。

回應

針對內政部委由公視拍攝的紀錄片有造假情形,內政部方面表示不便回應,交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吳祥堅對外說明,此紀錄片在審查時就已發現,有1∕4非東沙拍攝畫面,在公視承諾修改並標上資料來源後驗收,但上市後仍被發現沒有標示,已全面回收,並由公視印上資料畫面來源後才重新上市,但事實上,根據本刊記者在上週未前往書局購得的紀錄片DVD,影帶內完全沒有標示畫面資料來源及真實拍攝地點。公視則表示目前導演擬針對本片內容做部分修正,相關修改內容經營建署確認。

何謂生態紀錄片

中華民國生態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楊力州表示,拍攝生態紀錄片當然應該要呈現真實,如果在當地物種、生態消失或歷史需要做重演時,因而剪輯到其他地區的場景也必須要做註記,明確標示選用畫面的原始拍攝地點。

東沙環礁小檔案

地形:形狀像蟹螯、半徑約10公里、面積約300平方公里。
生態:珊瑚礁魚類超過500種,鳥類有140 種大多屬於候鳥,珊瑚有300種。
交通:海運(需以大船靠近後再以小船接駁划過淺礁上岸),空運(設有東沙機場,但常因大潮或暴雨而
            發生停機坪附近淹水的情形)。
主權:目前有中華民國駐軍及海岸巡防署人員約200名,漁民、工程及研究人員會短暫停留。
歷史:1999/05/16 高雄市長謝長廷到島上漁民服務站掛門牌,由高雄市旗津區管轄。
            2005/07/28
陳水扁總統親赴東沙島視察。
            2007/01/17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為台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
            2007/10/04
將東沙島納入新成立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轄下。


公廣集團小檔案

主管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董事長:陳春山
公視基金會總經理:胡元輝
集團成員:公視、華視、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等電視台,其中還有宏觀頻道是由公視負責運作。
經費:公視每年約15億元(其中政府出資9億元,有線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每年捐贈約30%,約9千萬元,其餘靠自籌)華視是公廣集團中唯一沒有任何政府預算或補助的電視台,完全自負盈虧。
客家頻道、原住民族頻道、宏觀頻道全是相關政府單位編列預算補助,另外也有部分自籌。


台灣媒體造假事件簿

2007/05/08
三立電視台製作的《228走過一甲子》報導,遭媒體踢爆部分畫面疑似造假,將國民黨軍隊1948年在上海處決經濟犯的畫面移花接木。

2007/03/26
TVBS
拍攝黑道分子周正保擁搶恐嚇影帶(圖),新聞涉嫌造假。

2006/12/20
TVBS
揭發台灣番面鴨以對人體有害的瀝青脫毛,遭衛生單位查明TVBS所指「瀝青」實是合法的脫毛劑松脂。

2005/06/02
前東森S台播出前台北巿議員王育誠自導自演揭弊,指北市殯儀館祭品遭外流轉賣,用腳尾飯製豆腐乳。

2004/12/27
東森新聞台將舉世聞名的錢塘潮,移花接木當作南亞海嘯現場畫面播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