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讓伍佰驚艷的環保女鬥士


我知道...這輩子還不了這些債,不是數字的問題,而是它是救命錢,沒有相同的情境就永遠還不了相同的恩情。所以...轉念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的人,覺得那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償還與報答,也讓善念不斷在人世間傳遞。
                                                                                                                      作者﹕張念陽   2008.08

  老早就知道水晶唱片的老闆娘林子淩住在我們社區,也一直以為老闆就是那位性格港星「任達華」。
  萬萬沒想到幾年前在蘭溪遛狗,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就被她當面嗆聲:「你們管委會整治蘭溪有向水利單位申請嗎?如果違法我就會告你們!」
  一陣晴天霹靂之後,我立刻回神確認三件事:第一,水晶的老闆娘並不老,而且「水」靈「晶」透、年輕漂亮;第二,哇!真不是蓋的,對鄰居都如此不假辭色,傳聞中的環保悍將果然名不虛傳;第三,還好我已經是卸了任的管理委員! 回家後驚魂甫定,好奇地四處打聽這位芳鄰的抗爭事蹟,越聽才越慶幸剛才的遭遇真不過是開胃小菜而已。想到那些被她盯上的高官和開發商,我甚至開始忍不住要為他們祈福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我滿足好奇心的原動力,既然已經見識了虎威,自然更想了解她的故事,於是壯膽扣門,不想母老虎竟然流露了悲天憫人的一面……
  如果關心台灣環保運動而不知道「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這個有律師團做後盾、讓官方和財團如芒刺在背的非營利組織,那表示你還需要多上街頭走走;如果關心本土音樂,崇拜伍佰、潘麗麗、朱約信和陳明章這些知名歌手,而不知道二○○六年走入歷史的「水晶唱片」,不管你有多愛台灣,那表示你還需要多念一些台灣音樂史;如果關心台灣婦女運動而不知道九十二年通過的「家暴法修法」曾經延宕四年,卻在三個月之內由一位菜鳥助理強力運作通過立法,那表示你該暫時拋開財經雜誌去了解台灣另一半人口。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挖土機沉重的敲出一幕吉貝沙尾回到過去的美

97.04.21怪手剷除沙尾25年來的大片違章建築現場
蠻野的Chris說:生平以來,第一次看到怪手會興奮、、、。

蠻野子淩影像記事



 97.4月初,獲知蠻野努力了二年多的吉貝沙尾竊佔國土20餘  年的海上樂園終將拆除。
 420日提前一天搭上往吉貝出發的交通船。
 一早,和子淩的心情一起晃蕩的是夾板上一片期盼已久,卻令我情感戚然的「吉貝沙尾拆除工程看板」、、、。.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立院另類素描。野保法修正案

970604,經濟委員會議,審議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案。

一個議案,50幾位的立委登記發言。
有登記、沒出席去掉一半,剩下一半的委員錯亂交叉質詢。

加料了不相干個案、選民服務,添醋了地方性議題,說完就走人。
(對保育爭議性議題而言,反而較有利喔。)

要不,多數立委留下投票時,保育向來是輸家。
(這是民眾在民代選舉的選擇。)

後續堅持留在委員會的
提案人孔文吉委員
孔委員對原基法有極積極性的努力用、用力用。
近日在各個不同委員會,不同的法規政策,他都主張貼布式的將原基法直接貼蓋在各個法案法條內文及政策上。

協調空間具彈性的陳瑩委員。

堅持反對本修法案的民進黨僅存少數的環靜議題女將,田秋堇委員、林淑芬委員。

最想逃走,卻不能離席的文武百官。

委員會少見的身影,稀疏的環保團體夥伴。

子淩思緒紛飛在會場

國家公園法修法案,還心驚膽顫的懸在半空中。國民黨團搭民進黨的推案便車,意圖想排在本週四(6/5)要進行黨團協商,所幸淑芬商請賴清德委員延緩,民進黨內部都還沒共識呢。
連署、拜會、遊說。下周開戰了,請大家繼續發送支持。

野保法要貼上原基法第19條,納入「自用」的開放狩獵。

田委員:
原民會應提出各族群傳統文化及祭儀所需使用之動物種類、數量等資料送給農委會。
制定野保法的施行細則,再納入從其考量相關競合。

淑芬委員:
原基法應有配套相關子法落實其母法,而非降低法律位階式到處鑽縫式的去貼蓋修改其他法案、政策。
野保法立法的目的就是維護物種多樣性與自然生態平衡,與原住民族一向與自然共存的生態觀並不衝突。
原住民族的團獵傳統文化在相關的修法亦有納入調整,在本法明確立法目的下,不宜因個人的"自用"需求而有所偏。

孔委員最後從善如流同意維持原條文(最後留下來委員,對法條保留的比較多了。)且僅堅持施行細則制定期限,不可以超過六個月時間(總是,得給孔委員一些可堅持的。)

附帶決議由原民會3個月內,提出各族群傳統文化及祭儀所需使用之動物種類、數量等資料送農委會,於2個月內公布管理辦法施行之。農委會林務局於2個月內公布管理辦法施行之。
林務局推給原民會:「等你喔」。

原民會從一個月喊價到二個月,再無可選擇的到三個月。(因為林務局宣稱他只要2個月)
所以必須小於6個月。最大數剩5個月。5-2=3個月(原民會)

子淩小小彌補了孔委員的不滿意,為孔委員設計提案。(影響阿里山鄒族的阿里山BOT三合一案。小火車近日數次出軌,未提出調查報告說明及環評未通過下,不准將鐵路OT移轉給財團。)


原本想偷閒卻變串場的蠻野子淩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No.08 內政部圖利廠商。陽明山國家公園濫建

壹週刊 348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又爆發另一起弊案!位於陽明山水質水源保護區內,知名的「櫻花溫泉渡假村」,竟然大蓋19座違建溫泉池及廠商辦公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多次同意廠商為私利變更契約、規避環境影響評估,甚至不顧開放對外營業後,大量的溫泉水勢必污染大台北及基隆地區民眾飲用水安全。國家公園的上級主管-內政部長李逸洋全都知情,卻縱容不理。


專責保護國家公園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陽管處)變相圖利廠商,在國家公園內大興土木蓋違建做溫泉渡假村,甚至蓋在供應大台北與基隆地區自來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上,一口氣違反了《國家公園法》、《環評法》、《溫泉法》與《政府採購法》。而且主管高層內政部長李逸洋、營建署長林欽榮,到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郭步雲,從上到下全都知悉,卻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行圖利廠商之實。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No.07 深層水假造。工研院是元兇

壹週刊 335 

海洋深層水再爆造假弊端!學者向本刊踢爆,經濟部及其所屬的工研院,竟是假造溫鹽環流圖並宣稱流經台灣的元凶,連宣傳深層水療效的資料提供者也是工研院,這些資料也被業者錯誤引用。


本刊還進一步取得海洋大學教授龔國慶對深層水業者演講的錄音帶,內容直指他負責擬定的深層海水國家標準檢驗法,原是用來檢驗海水,因長官硬要把它定義成深層海水,才額外加上。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台灣海洋深層水30億控告背後的真偽

被壹週刊踢爆可能造假的海洋深層水業者,在驚慌之下與其背書的水利單位緊急研商後,召開記者會,決定採取驚人的30億與假扣押的方式大動作的控告週刊與質疑海水可能含有毒物的學者。 並購買在各平面媒體以大幅的廣告極力澄清。看業者激烈的聲明文宣中,對海洋深層水「毒物危機」與「可能含有致癌物質」 等質疑,不斷的強調經濟部保證海洋深層水的安全性。


弔詭的是,背書的經濟部水利署卻輕描淡寫的對學者提出的有關海洋深層水水質處理與檢測項目方面的善意提醒與管理措施建言表示感謝,對於此項議題之建言,水利署均將虛心檢討。這樣天壤之別的反應,有必須再探整個事件背後的真偽。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No.06 內政部教唆。公視記錄片造假

壹週刊 333 

內政部營建署公開招標,由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製作的紀錄片《珊瑚的城堡東沙環礁》公然造假。


有學者專家向本刊踢爆,這部片長40分鐘,主要介紹東沙環礁的DVD,內容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剪輯自墾丁、綠島或澎湖,甚至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國家所屬海域的畫面,試圖魚目混珠,而且裡頭許多生態物種,按調查紀錄都不存在於東沙。


更扯的是,內政部高層及公共電視主管事先知情,還讓這片DVD在包括台大、政大等19個大專院校書局在內的62個通路販賣。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真是一場【產官學醜態畢露的精彩會議啊。】

深層海洋水,我馬上就「配」給你, 不必從海底抽。
感謝賴幸媛委員和助理志君為深層水弊端的一起奮戰 

Dear  志君

深層水的案子,謝謝你和委員的協助。
這幾天的報導,你和委員都好棒。
記不記得我告訴你,上週,子淩去出席了經濟部為廠商量身打造的「深層海水產業人才菁英培育講習班-能源利用面」。

會議中我錄音、、、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NO.05 毒物危機。海洋深層水騙局

壹週刊 329 


政府喻為「21世紀藍金」的海洋深層水,業者宣稱抽自循環2千年純淨沒有受到汙染的溫鹽環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人體相當好吸收,官、民投入2百億元資金開挖這座藍色金礦。


但有多名海洋科學家及環境工程博士向本刊踢爆,這類深層海水可能含有會致癌的毒物,根本就是個騙局,所謂的溫鹽環流,根本沒有流經台灣,而業者宣稱可以抗老、治病等神奇療效,也完全沒有臨床實驗的依據。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No.04 保護區濫建。慈濟踐踏環保

壹週刊 324 

全台各地擁有百萬信眾的「慈濟」,在證嚴法師宣導反開發、保護山河理念的同時,竟拿信眾捐款、砸下數十億元,在各地購買環境保護區蓋樓,其中位在北市內湖區大湖公園北側的保護區,具有防洪、排水功能,儘管當地居民和環保團體反彈,慈濟仍不為所動。民眾擔心,颱風季節來臨,將再度引發水患。


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No.03 500億水泥暴利。徐旭東摧毀國家公園

壹週刊 314 

曾是國際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區聯席主席的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月前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呼籲:「企業做環保不難,應該多為台灣環境做努力。」但集團旗下的亞洲水泥,卻大肆開挖太魯閣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

本刊調查,亞泥有行政院當靠山,相關部會為了亞泥不惜自打嘴巴,將劃定為國家公園的範圍租給亞泥採礦,礦權甚至展期到2017年。粗估亞泥開挖水泥的利益,高達500億元。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No.02 李傑縱容。聯勤摧殘國家公園生態

壹週刊 309 

國防部將位在國家公園內的陽明山和墾丁鵝鑾鼻招待所,委外整建經營,國防部長李傑竟縱容下屬濫用權限,違法發文給自己,認定招待所是軍事機密用地,免建照特准承包廠商蓋飯店,且免環評進行整建工程。

環保署環評委員詹順貴痛批,國防部是老大心態,為所欲為,更嚴重的是鵝鑾鼻招待所的開發,將造成珍貴的高位珊瑚礁遭大範圍開挖破壞,甚至有20種包含台灣原生特有的稀有植物,與33種保育類動物,面臨棲地破壞、物種滅絕的命運。立法委員林淑芬批評,國防部根本是圖利財團,應立即解約。



2007年4月19日 星期四

No.01 綠營權貴白吃住「太魯閣國家公園」飯店

壹週刊 308 

太魯閣國家公園委外經營的「布洛灣山月村渡假小屋」,驚爆遭綠營權貴濫用,淪為私人招待所,吃住都要業者買單。

國家公園管理處官員狗腿,曾免費招待當時的主管長官內政部長蘇嘉全、前內政部次長張溫鷹,及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國安局政風處長賴穎平等綠營權貴白吃白住,內政部當時卻縱容不管。

此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前處長黃文卿,將公共建設私自挪用5間做為「太管處專屬招待所」。現任內政部長李逸洋上任後,才主動調查,並將黃文卿等人移送檢調偵辦。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子淩,金門已經是個被上帝遺忘的地方,妳為何還將魔鬼送來?

始終在路上的家

昨晚回到家中,發現新家變成我這二個月每周「過境」一天的「洗衣店」。鄰居等著我邀請吃「入宅」湯圓,等了二個月還等不著。

和協會同仁的互動始終覺得自己有所欠缺,謝謝同仁的體諒和「不在乎子淩的存在」,讓我稍減去了能力不足的壓力。

最近吉貝沙尾案,非常感恩遇到一位如此認真與不畏政治施壓的主任檢察官:雖然,沙尾的美永遠受到官商勾結的覬覦,但在每一個當下的努力可及,不也是堅持的我們在現世價值扭曲下的覬覦夢想。

2006年8月20日 星期日

有遺而無憾~這一戰,不為吉貝人而戰。


95.08.18接到澎湖地方法院檢察署通知蠻野子淩8.22上午9:30應到案說明通知函。
心中百感交集、、、

94.10.25 第一次踏上了吉貝嶼土地,全然的陌生卻勾串了無由的牽掛。
吉貝嶼島民良善可親的對於我這沒被邀請自來、也不被抱於期待的不速之客,平靜的敘述吉貝沙尾的事件。
那一趟突發而行的吉貝嶼之行,二天一夜閱讀到的盡是吉貝嶼的無奈。
沙尾的那一滴淚珠,重重的滴落紮根在心上。

2006年7月21日 星期五

北投纜車弊案。黑白兩道關切一位女子

95.7.21今天是我的農曆生日,我沒有讓朋友慶生,我讓朋友為我的身命安危擔心、、、


北投覽車工程官商勾結、政次顏萬進涉貪聲押驚人商機藏弊、90億生意內政部長李逸洋錯愕、馬英九不知、蘇揆早知道、、、

→ 顏萬進?蔡佰祿等5人?
→ 市政府,無能!
    馬英九,無恥!
    內政部,弊案叢生!官箴不振!
    李逸洋,沒擔當!
    行政院,拼經濟?只拼出弊端!

2006年6月16日 星期五

獻給昔日的思源埡口荒野夥伴

理想,雖然無法一蹴可及,但絕不放棄努力的機會。

思源。春來芽 2003.03子淩
思源。夏吻霧 2003.5子淩
思源。秋迷楓 2003子淩
思源。冬不眠  2004.03子淩 

2002年9月12日 星期四

再見。珠兒 <子淩.書草>


2002.09.12中國時報副刊一則小文訊,蔡珠兒新書<南方絳雪>記者會。

一轉入紫藤盧大門,瞧見珠兒陌生的背影。
站立在門口,眼淚,不爭氣。

貫穿過去,就在珠兒轉身間。
這輩子就見過一次的面孔,如此的生疏,但情感卻又那麼的綿延糾纏。

2001年9月1日 星期六

重構「施」與「受」訪台灣之子審查委員林子凌


◎翁舒玫、張旭華
 

二○○○年五月,誠泰銀行發行「台灣之子卡」,將每一筆刷卡金額的千分之2.75捐贈出來,做為「台灣之子」公益基金,委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

人本教育基金會展開了上山下海的工作,尋訪需要協助的經濟弱勢孩子;不只是把錢給出去,還要以最有效的方式,透過家庭重建、心理諮商、學業補助、課業輔導,讓咱台灣e囡仔,除了實際受惠,還要感受到溫暖,並建立自己的尊嚴! 
   
 
「台灣之子」第一年的工作發表會上,最令人矚目的也許是總統,最感人的也許是人本執行長的工作報告,而最牽動人心的,則是受助同學的發言。當代表發言的吳同學拿起麥克風,現場的嗡嗡聲突然都靜下來。

她略顯緊張的聲音有點乾澀:「我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就說說我自己的感覺……」

台下來賓屏息靜聽,台上吳同學也逐漸流利起來。燈光輝映的台上,她的身影有些單薄。發言的內容不亢不卑、坦率而勇敢。


2001年5月31日 星期四

子淩。認識妳,是在女兒死亡的那一年,1994的秋天



給認識七年的子淩 ~ 與心對話

Dear子淩:

恭喜妳,參與了臨終照顧的志工團隊。
看妳一次次雀悅的出席病房,又一次次痛惜病房的過客。
不禁讓我擔心妳對生死的情感承擔!

當妳嚴謹的問我社工師要求志工需要切割進出病房的情緒時,妳有所質疑?
這提醒我,對自己生命的喜、怒、哀、樂經歷,作了一次深刻的省思之後。
我的回答便是不需要切割,咀嚼消化,且轉化它來豐富妳的經歷。

因為,每一種情緒的過程,都是可貴的,是妳我週遭的人用生命去經歷來的。
大喜也好、大悲也罷,其中都有學習的喜悅啊。
當一位從痛苦中走出來的人,輔導其他受苦者時,她的心中有空間容納痛苦,
也有空間容納他人的痛苦,其中有一種出自內心深刻的力量。

是妳釋懷。
我放下了所有的擔心。

如同摯愛的女兒死亡,並非失去,而是啟發生命中「經歷」的意義。
如同Kubler-Ross,M.D所說:妳生命中所面對的所有苦厄、考驗與困難、所有的惡夢與失落,大多數人當作是詛咒、是上帝的懲罰、是不好的事,只有當妳了知所經歷的,「沒有一件事」是負面的。那麼,一切的試煉和考驗,妳曾遭遇過最慘痛的喪親之類的事,對你而言都是禮物。所有的困難,都是促使妳成長的契機,在這個地球上,成長是存在唯一的目的。
這是我們此生要學習的功課

共勉之。
給妳所有的愛,一起學習付出。


子淩20015月的最後一天